教职工代表大会相关制度、工作报告

第三届二次教代会、工代会:深化改革 创新突破 奋力开创内涵式发展新局面

更新时间:2015-03-15 浏览次数: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学院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第一部分: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是学院实施“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承前启后的一年,也是学院“品质提升年”。一年来,学院围绕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新要求,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指导下,进一步改进作风、优化服务、务实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学院先后获得了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全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单位等荣誉。

一、全面推进党建思政工作,提供有力发展保障

(一)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根据省委统一部署,学院参加了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以“倡四心,反四风”为内容,认真听取意见、对照检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确立了即知即改事项6项,专项治理事项7项,整改落实事项52项,解决了一批师生反映较大的突出问题,得到了广大师生和省委督导组的充分肯定。

(二)深入推进干部队伍建设。适时对各级岗位干部进行充实调整,完成了新一轮后备干部选拔,新补充了9名中层正职后备干部、16名中层副职后备干部;完成24名中层干部、6名中层助理的试用期考察。

(三)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基层组织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完成了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人员调整、增补工作;组织开展“优秀党日”活动;坚持标准,保证质量,积极推进党员发展工作,全年发展学生党员135名,教工党员19名。

(四)深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广泛开展“中国梦、高职梦、常信梦”系列主题教育,认真组织开展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活动、师德和学风建设宣传教育,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新闻舆论宣传,外树形象、内促和谐。

(五)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首次召开全体中层干部集体廉政谈话会,举办预防职务犯罪专题报告,组织全院干部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开展领导干部会员卡专项清退活动,注重节日期间党风党纪执行提醒和党员干部违纪问题的查处。

(六)深入推进民主管理建设。加强教代会提案督促与落实,统战、工会、老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内涵不断丰富。拓展民主渠道,加强学院领导与师生沟通机制建设,开展“面对面”畅谈会,成立学生建言献策小组,继续做好师生心声、书记、院长信箱工作,回应师生关切热点。加大对教职工的关心力度,热诚服务离退休老同志,开展形式多样、积极健康的活动,丰富教职工的文娱生活。

二、扎实推进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一)教风学风建设有实招。针对教学工作中师生普遍反映强烈的问题,分两个阶段启动了“提升教学品质专项行动”。第一阶段针对教学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制定发布了学院《关于进一步改进教风学风提升教学品质的意见》,着力改进教风学风、营造重教爱学氛围;第二阶段针对教学工作涉及的体制机制问题,重点从教师教学与实践能力测试与培训、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及管理、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发挥专业带头人与教研室主任作用、领导干部参加教研室活动等6个方面进行了规范。

(二)人才培养模式有创新。继续推进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试点工作,新增2个“3+2”试点项目。设立“中软学院”、“H3C精英班”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验区,开设“海本直通车”专业。

(三)品牌专业建设有亮点。重视品牌专业建设,遴选确定2个精品专业、2个优势专业,3个特色培育专业建设点。完成“软件技术与数字媒体设计”等 4个省级重点专业群的建设、验收工作。2011年央财支持建设专业顺利通过验收,其中“应用电子技术”建设成果案例被省教育厅推荐至教育部。圆满完成软件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并以优秀成绩通过验收。

(四)实训基地建设有成效。科学制定了实训基地三年建设规划,进一步规范校内实训建设项目的申报、审批流程。积极推动院级特色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论证和实施,全年新建改建各类实训室、平台、中心23个。

(五)课程建设改革有深化。启动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完成了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转型升级,其中《JAVA程序设计》成功上线“爱课程”网站。开展学院首届微课竞赛,并在省评比中获一、二、三等奖各1项。全年获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26本、省级精品教材3本。

(六)参赛办赛活动有佳绩。成功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LTE组网与维护”赛项,圆满完成2013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常州市技能状元大赛等重点赛事的筹办工作,成功举办了学院第五届职业技能大赛。参赛学生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共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在其他各类省级以上技能竞赛中获奖106项;参赛教师获国家级技能大赛奖项2项、省级技能大赛奖项16项、市级各类技能大赛奖项9项。

(七)继续教育发展有突破。进一步加大宣传、规范管理,全年累计完成成人高考招生3200余人,专接本招生报名数超过500人,非学历培训超过1600人次,完成了近700万元的收入。

三、扎实推进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人才队伍素质

(一)师资队伍结构继续优化。全年新增高级职称教师29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25人,其中:正高职称教师、博士学位教师各6人;外引各2人、内培各4人。学院累计正高职称人数达42人、高级职称人数达224人,博士学位(含在读)25人,硕士学位286人、硕士在读80人。

(二)教师素质提升扎实推进。全面推行了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测评与培训工作,教师“双证”持有率达30%。组织开展了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

(三)优秀团队、优秀人才培养再结硕果。1个团队被评为江苏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团队被评为委属院校优秀教学团队,4人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20余人入选省市各类专家库。

(四)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完成了学院绩效工资改革方案、教师发展中心筹建方案。完成了科级干部新一轮岗位设置与聘任工作。

四、继续加大产学合作力度,拓展科研服务能力

(一)合作载体取得新突破。重点推进校企合作二级管理机制建设。成立了昆山、太仓、吴江等7个“校企合作联络站”。全年共开设订单班35个,培养学生近800名。与苏州科大讯飞共建了工程中心,与无锡天集文化公司共建了3D专业教学培训基地。

(二)科研创新取得新成绩。加强科研创新团队机制建设,遴选组建了5个科技创新团队、6个科技创新培育团队。努力拓展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全年获纵向项目30项、横向项目138项,到帐经费1669万元,比上年增加25.1%。全年完成各类技能培训鉴定6250人次,社会培训总人数达12368人次,收入达423万元。共申报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74项,获发明专利授权2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88项。着力拓展稿源、提高办刊质量,学院学报获全国十佳学报。

五、全面加强学生管理与服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一)招生工作成绩喜人。“全院、全员、全年”招生工作理念逐步推行,通过统筹全院资源、创新招生方式、凝炼宣传内容、充实招生队伍、拓展生源基地,着力扩大学院招生影响力、提高生源数量和质量。去年,生源基地累计达104个,面向24个省市进行招生,招生规模首次突破4000人、实际录取4015人,新生报到3836人,报到率达95.54%,新生录取、报到率再创新高。

(二)就业工作迎难而进。成功承办了“江苏省2014届高校毕业生公益供需洽谈会”,举办2014届毕业生校园双向洽谈会,组织全院各类专场招聘会达90余场。扎实做好顶岗实习工作,2014届学生顶岗实习率达97.6%。2013届学生年终就业率达99.57%,协议就业率为97.46%。

(三)素质教育深入推进。成功打造了四个素质教育特色品牌项目。依托信息产业园开展了较高质量的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集创业教育、创业体验、创业实战于一体的创业教育体系正在形成。积极探索运用新媒体手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积极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三心”行动深入推进。

(四)团学活动丰富多彩。举办了体育文化节、校园文化艺术节、技能大赛等活动,开展“庞帮荣志愿服务队”等精品志愿服务项目,圆满完成了花博会的志愿者服务。

(五)学工管理逐步完善。全面推行《关于进一步加强二级学院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全面实施学生专业导师制,建立学生工作者保障激励机制,促进学生工作职业化发展。

六、完善事业发展保障机制,优化治理体系建设

(一)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扎实开展。完成了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及各专项规划、工作意见执行情况的中期评估,对规划实施以来取得的成绩、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调整完善建议。

(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稳步推进。广泛开展大学章程制订工作调研,举办高职教育论坛和学术研讨,认真组织起草章程。

(三)基础管理工作不断深化。梳理和修订发布了学院各部门岗位职责;以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启动了新一轮制度废改立工作。

(四)社会化办学促进机制初步建立。成立了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组建了第一届理事会并建立工作机制。

七、探索对外交流合作新领域,深化双向合作交流

(一)开拓合作渠道。继续深化与韩国明知专门大学合作,开展“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合作办学项目申报。完成电气自动化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海外本科直通车”项目班招生与课程认证。与台湾大仁科技大学达成6个专业的学生双向研修和学分互认协议。积极开展留学生招生调研,多方探讨留学生学历教育渠道。

(二)加强互访交流。积极选派教职员工赴境外进修、访问和考察,参加教育部组织的东盟教育会展活动;认真做好境外教育代表团来访接待。去年,学院累计派出教师考察学习68人次,接待境外来宾交流9批、32人次。

八、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提升管理服务信息化水平

(一)“智慧校园”建设厚积薄发。坚持应用主导、师生为本,完成了“智慧校园”建设指导方案,明确了今明两年建设目标和重点任务;初步建成了公共数据库服务平台,实现了九大类基础数据的集约管理与服务;建立了统一的信息标准和应用接口规范,并建成运行了一批关键业务应用模块。“智慧校园”项目入选2013年江苏省重大信息化试点工程、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并获得省财政厅、经信委2013年产业转型升级专项引导资金300万元支持。

(二)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顺利完成省住建厅科技支撑项目——学院建筑节能监管平台建设并通过验收。成功申报了2013年省住建厅合同能源管理项目《1#—12#学生宿舍楼节能改造》并获170万元资金支持。结合实验实训室新建、改造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对教师用电脑进行批量淘汰更新。

(三)“智慧图书馆”建设加快推进。开通了移动图书馆服务,实现了师生多终端远程访问图书馆资源服务;丰富电子资源库建设,实现可访问文献数据库18个;整合出版社电子图书资源,为教师提供电子版教材;完成了图书馆新网站、虚拟学习中心、微信公共平台调研和初步设计。去年,图书馆数字资源访问量同比增长50%以上。

九、全面提升后勤服务水平,完善保障服务体系

(一)设施建设改造力度全面加大。大力推进教学设施设备改造,对教学楼、办公楼、实训楼、教工活动中心、学生活动中心、篮球场、网球场和部分学生公寓等21处场所进行翻修改造;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维修,对学院消防设施、水泵房、垃圾房、弱电系统、屋顶、路面、学生公寓开水炉等进行改造。全年共完成各类采购项目413项,组织采购253次,建设资金投入超过3600万元。

(二)财会审计工作内涵不断丰富。以“教育经费管理年活动”为契机,针对财务管理新要求和日常工作中存在问题,制定实施了学院财务管理办法、财务报销规定和财务信息公开实施方案;召开学院工作会议,开展财会政策业务培训,建立了二级学院财务秘书队伍。加强日常监督审计和专项审计管理,完成中层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9项、专项审计20项。

(三)后勤服务保障水平持续改进。后勤服务体系规范化改革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餐饮中心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后勤服务督查和维修管理力度不断加强。

(四)和谐平安校园建设逐步深入。加强对公共重点部位、部门防火、防盗、防安全事故检查、巡查,构建安全教育体系和安全网络体系。通过编印《诈骗防范宣传手册》、举办各类安全知识竞赛等,加强安全教育宣传。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上级主管部门正确领导、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院上下扎实工作、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学院,向全体教职员工表示衷心感谢!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院发展的学院老干部、老同志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学院在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制约内涵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突出,人才培养主体的活力尚未充分释放,一些制度尚未得到有效落实,转变作风长效机制有待完善,专业建设、教学、师资、科研、校企合作、招生、就业、后勤管理等重点环节任务依然艰巨。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第二部分:2014年主要任务

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完成学院“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 做好今年工作,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主线,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夯实基础、突破创新、争先创优的总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学院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着力研究解决影响学院内涵式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朝着“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高职名校”目标不断迈进。重点做好以下十四个方面工作:

一、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全面推进思想政治工作

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讲座论坛、学术交流、社团活动、校报校刊、校园网络、官方微博为载体,积极宣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共商师生关切的热点问题。继续做好“即知即改,立行立改”6项重点工作的整改落实,重点做好改进文风会风、优化服务流程、健全督查督办机制等7项专项治理事项和52项整改事项的长效机制建设,并适时开展“回头看”的督查总结工作。推进学院新一轮制度“废改立”工作。

二、健全干部队伍考核体系,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

完善、修订并试行《中层干部绩效考核办法》、《职能部门绩效考核办法》,健全干部考评体系,建立干部队伍信息资源库。建立后备干部档案库,加大培训力度,做好后备干部职业规划指导。以提高能力素质为重点,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以提升服务效能为重点,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以激发生机活力为重点,推进创新型党组织建设。

三、加大党风廉政监察力度,持续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面向全体师生继续深入开展廉洁教育工作。按照学院党风廉政建设考核工作的总体部署,启动新一轮党风廉政建设任期制考核工作。参与地方纪检监察工作联动机制,共享纪检监察信息。进一步强化权力内控机制和廉政文化建设;做好节日纪律的监督及检查。

四、丰富文化内涵,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进一步加强校园活动宣传力和影响力,重点依托“江苏省大学生成长服务”平台试点单位建设为载体开展工作。通过开展主题活动着力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促进优良教风的培育和提升。逐步实施学院景观提升设计方案,继续打造一批富有“信息”特色的文化景点。在完善学院已有微博体系的同时,开通学院官方微博、微信,建立沟通互动平台。策划组织国旗下系列教育活动,提升学院师生“爱国兴院”意识。继续健全学院荣誉体系,提高师生对校园文化认同度。开展以走廊文化、典礼文化、标识文化、学生活动中心楼道文化、特色周末等为主的校园文化建设,深入推广“常信”文化品牌。

五、深化人才培养改革,着力促进内涵发展

进一步集聚优质办学资源,为学有潜力、技有所长的学生提供更加优质、个性化的发展条件,培养杰出人才。继续开展大类培养试点,加强学生通用职业技能培养,拓宽学生自主发展途径。加强精品优势培育专业建设,完善专业动态调整和建设管理机制。建设3-4个专业教学资源库,逐步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需要。探索基于“慕课”(MOOCs)模式的大学生综合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创业教育、就业指导、公共艺术教育等基础课程改革,遴选确定10门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引进6-8门精品视频公开课程,探索“虚拟第三学期” 网络课程修读试点。继续加大对实训条件的投入,完成国家级与省级实训基地建设。进一步探索与知名企业合作共建符合高职人才培养需要,运行规范、资源共享的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组织做好2014年度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分析。

六、加强校企合作力度,促进产学深度融合

创新产学合作体制机制,组建校企合作理事会,设立二级学院产学合作办公室,完善政行院企合作载体建设和政策保障。深入推进大企业合作战略,力争与3-5家世界500强企业建立紧密型校企合作关系,在企业建成2个教师科技工作站,订单班级数量达30个。完成《常州信息产业园发展规划》编制,理顺园区管理职能,完善园区人才培养工作体系,探索建立“校中厂”实习实训体系,实现学生“工学交替”1000人次,兼职教师50人次,专业教师企业锻炼40人。

七、深化科研创新力度,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和科研激励政策。做好科技创新建设团队与科技创新培育团队建设的跟踪管理,探索科研创新领军团队引进模式。加大重大纵向项目攻关力度,扶持二级学院开展各类项目申报。年内力争实现1项省部级、3项市厅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立项,建设1-2个协同创新科技团队,科研经费到账1500万元。完善培训管理制度,建立培训工作评价体系与考核指标;多途径开拓社会培训项目,继续做优国培、省培项目,实现培训规模、质量新提升;加强二级学院考证考级管理,扩大培训和考证工作专业覆盖面。力争社会服务总经费到账2200万元。

八、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队伍水平

出台绩效工资改革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在职人员分配体系转轨。探索新一轮岗位设置与聘用制度,更合理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调整完善两级管理方案,管理重心进一步下移,两级职责更加明确。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编制发布人才引进计划,重点加强高层次人才和缺编率较高的专业教师的引进力度。年内实现博士学位人数(含在读)达40人、高级职称人数达230人、硕士达300人。建立教学团队的建设与管理机制,加强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的培育工作,选拔150名左右的骨干教师。完成教师发展中心实施方案并推动实施,初步建成网上网下并行的教师发展中心。力争完成120人以上的教学能力测试和100人左右的实践能力测试。

九、拓展招生就业渠道,推进招就工作上新台阶

加大招生工作力度,健全招生协同工作机制,建设招生信息管理系统、改版招生网站、完善网络在线咨询系统、增加微信宣传渠道,实现招生宣传有亮点,生源质量有提升,确保新生报到率93%以上。保证就业工作质量,开设就业讲坛、成立就业学生联盟,进一步丰富就业指导形式与内容。加强就业市场调研,开展顶岗实习检查、毕业生跟踪调查,探索行之有效的提升就业质量的方法。积极创建全省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

十、深化学生管理改革,开创学团工作新局面

深化学生服务管理机制改革,推进二级学院学生工作目标管理,合理划分两级管理职责。提升学工队伍素质,组织开展辅导员论坛、辅导员技能大赛、课程培训、学习交流等活动,进一步推进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推进学风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创新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强化学生的管理服务,建成网上学生事务中心,推进网下事务中心建设;修订学生公寓管理办法,探索构建学生公寓精细化管理新模式。推进素质教育改革,整合学院素质教育资源,完善综合素质训练体系,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实践育人体系建设。

十一、深入推进对外合作与交流,加快学院国际化进程

积极接洽国(境)外高等院校,开展师生交流工作,完善与合作院校课程、学分互认机制。通过小组合作、项目推进,高质高效开展教育部、教育厅出国培训项目和访问学者项目。积极联系国(境)外学校或企业,探索建立学生海外实习基地平台。力争留学生招生、培养工作取得新突破。

十二、深入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助推职业教育现代化

加快学院信息基础设施升级改造与智能化建设,规划设计关键业务专网、万兆校园主干网,增强重点场所网络信号,教学场所全面具备多媒体互动教学功能。初步建成校园安全、节能等重点应用物联网。初步完成“智慧校园”门户和“掌上常信”移动门户框架建设,建设基于“智慧校园”门户的阳光院务、网络学习、节能校园、平安校园、和谐校园5大管理与服务平台。建成并运行网上学生发展中心等一批关键业务应用模块。完成“智慧校园”建设省级技术标准草案编制。

十三、深化内部治理结构建设,优化事业发展环境

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完成符合高职发展规律的学院章程制定工作。健全党政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规范学术委员会建设,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成立学院发展咨询委员会,为学院建设发展提供指导建议。加强校友工作,推进教育发展基金会工作。拓宽院领导与师生互动沟通渠道,深入推进党务、院务公开。营造民主和谐的发展环境。认真做好教代会、工代会提案办理等各项工作。切实做好统战、群团、关工委工作。

十四、深化管理服务保障工作,提高服务保障水平

建立健全后勤服务保障体制机制,进一步明确职责、加强监管、提高效能。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成学院所属企业改制,完善运行机制。加大财务审计管理力度,重点加强部门预算编制情况、专项经费执行情况、二级学院(部)运行经费和科研经费、院属企业财务管理,强化内部核算,加强重大建设工程项目审计。启动青年教师周转公寓建设前期准备,力争10月底前开工建设。启动预留用地技术研发大楼建设规划,今年完成规范设计方案研究和相关前期准备工作。继续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优化馆藏信息资源结构,打造网上网下阅读空间、共享学习空间、读者服务渠道。完善“1234”安全教育体系,加强保卫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和完善“维稳”工作机制,完善应急处理预案,切实做好重大节日、敏感时期的安全稳定工作。

各位代表!学院发展和改革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教育综合改革的机遇十分难得,必须牢牢把握;改革发展的总体态势良好,必须倍加珍惜;形势依然严峻,必须清醒认识;任务非常艰巨,必须奋发努力。“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学院的发展,需要每一位教职员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务实的作风,敢于担当、求真务实、攻坚克难、开拓创新,以“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高职名校”的过硬成果谱写好中国梦的常信篇章。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推动我院工会工作再上新台阶

——在工会第三届二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审议稿)

董维佳

各位代表:

现在,我受第三届工会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作工会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第一部分: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院工会在学院党委和上级工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国工会十六大精神,按照工会法、工会章程对基层工会的要求,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心想基层、情系职工”为工作理念,以“党政所需,教工所求,工会所能”为行动导向,围绕学院的中心任务和品质提升年的工作部署,充分发挥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激发工会组织的活力,动员组织广大工会会员为学院的改革和发展建功立业,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作出积极的贡献。

一、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培养工会干部的素质和能力

建立健全工会各级组织。2013年3月召开的我院第三届工代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我院第三届工会委员会委员、经费审查委员会委员、女职工委员会委员。过去的一年,我们建立健全了院工会委员会、女工委员会、分工会主席会议等制度,坚持重要事项集体研究决定。二级学院相继召开了教代会,产生了新的一届分工会。二级学院教代会逐步程序化、规范化,凡重要的管理制度和举措都在教代会上审议通过。各分工会团结会员、凝聚力量,开展的活动呈现多样化。二级学院教代会和分工会在二级学院的民主建设和管理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组织工会干部学习培训。组织新一届工会干部认真学习十八大和中国工会十六大精神以及《中国工会章程》,调整工会工作思路,使工会工作更加贴近学院实际,贴近基层,贴近教职工,加快了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工会建设。组织我院工会干部参加常州市工会干部培训,参加常州市总工会举办的工会干部上岗资格培训班,以及常州市教育工会举办的2013年工会干部暑期培训班等。邀请常州市教育工会主席来校,为学院工会委员、分工会主席,作了一场“如何做好新时期学校工会工作”的报告。我院各级工会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在逐年提高,2013年,一名同志获常州市总工会“优秀工会工作者”荣誉称号。

加强工会工作交流和宣传。组织工会有关人员,前往兄弟院校考察学习工会工作经验和先进的做法,取他人长处,更新理念、开拓思路,推动我院工会工作。制定网站建设方案,设置了组织建设、民主管理、政策法规等9个栏目,工会信息化建设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另外,加强对外宣传工作,多篇新闻稿件被常州市教育工会网站录用。

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满足教职工的利益需求

院工会积极参加我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活动进一步增强群众观念和服务意识。活动中,不仅主动接受教职工对工会的意见和建议,还代表工会组织和广大会员,向学校领导及有关部门反映群众的诉求,帮助协调解决问题,努力为教职工解除后顾之忧。

针对教职工提出的对教职工健康关注不够、有益教职工身体健康的活动开展不多的意见,我们按照建立“团结、健康、幸福、和谐”的教职工队伍的目标要求,在规定的时限内,将“教工之家”进行了全面改造,添置了相关设备,制定了“教工之家”使用制度,开放了教工之家,并以“教工之家”为平台开展了一系列有益教师身心健康的活动,丰富了教职工的文化生活。

针对教职工提出的医疗保障工作不够完善,要求建立教职工住院费补偿团体医疗保险机制的意见,我们在调研的基础上拟定了医疗保险初步方案,经院工会委员和分工会主席多次讨论修改,最终确定了包括意外疾病、意外医疗、住院补贴以及重大疾病四个险种在内的附加医疗保险方案,学院党委已同意该方案,目前,学校有关部门与保险公司正在商谈中,保额确定后即可实施。

针对教职工提出的对退休教师关心与关注不够的意见,我们树立了“离退休工作无小事”理念,敬爱致恭地对待老同志,全心全意做好服务老同志的工作,加强了对离退休老同志、生病退休教师的走访、看望和慰问工作。根据有些教职工要求继续为退休教职工开欢送会的建议,2013年,学校在中断了几年后又重新恢复了每年为当年退休教职工召开欢送会的传统。

三、围绕人才培养工作,开展师德建设和教学竞赛

围绕学院人才培养工作和2013年品质提升年的活动,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教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工作,动员并引导工会会员立足本职岗位,加强师德建设,不断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

以“爱生、乐教、奉献”为主题,结合第29个教师节庆祝活动,挖掘爱岗敬业、立德树人、严谨笃学、无私奉献的教师典型并积极向省市教育部门推荐。我院有一名同志荣获了“常州市师德模范”光荣称号。

开展岗位练兵、教学比赛活动,举办了2013年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 4名获奖教师参加了“在常高校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他们一举夺得3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的优异成绩,为学院争得了荣誉。

四、做好“送温暖”工作,体现学校的人文关怀

表达新婚祝福和生日祝贺。年青人婚庆大喜,工会要派代表送去学校的祝福。教职工过生日,工会干部会将贺卡礼金提前送到该同志的手中,将学校的关心带给每一位教职工。

慰问探望教职工。教职工患病或家庭有重大变故时,院工会或分工会都会及时登门探望,慰问,转达学院领导及全院教职工的关心与问候。每逢春节,工会都要组织慰问离退休老领导、劳模、军属及患重病老同志。重阳节老同志座谈会,工会要带去领导的慰问。

关心教职工子女。开展首届教职工子女庆“六一”才艺展演活动,为青年教职工子女搭建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舞台。举行了教职工独生子女教育方法座谈会,邀请我院部分在教育子女方面经验丰富、有成功案例的老师共同座谈,受到了青年教师的欢迎。

五、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教职工的文化生活

组织教职工参加武进区“众恒杯”职工羽毛球混合团体比赛,我院代表队获得了混合团体赛第四名、女子单打第五名好成绩。

举办我院第五届教工羽毛球比赛,教职工通过切磋球艺,各分工会之间加强了学习与交流,展现了我院教职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团队精神。

组织五百多名教职工参加学校田径运动会,院工会首次在开幕式上组织了由11个分工会近百名教职工组成的入场式方阵,并且增加了趣味集体项目和集体奖项,教职工集体荣誉感空前高涨。

大力提倡教职工冬季体育锻炼,举办了“迎元旦”教职工拔河比赛,增强了教职工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参加上级工会布置的工作,选送部分我院教职工艺术作品参加常州市2013年“和谐教育、美丽中国”常州市教师艺术作品展,1人荣获美术类一等奖;2人分获美术类二等奖;1人获书法三等奖,展示了我院教职工良好的艺术才华。

组织女教职工参加《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知识竞赛,女职工的参与率达94.14%。组织了部分女教职工参加了省总女职工委员会举办的“幸福女性,快乐工作”征文活动等。

成立教职工声乐协会、舞蹈协会;组织了教职工鼓舞、女子合唱团的常规排练;开展棋牌活动;举办交谊舞培训。工会尽量创造条件,为培养教职工声乐、提高教职工舞蹈的艺术修养提供了学习交流平台,同时也丰富了我院教职工的文化生活。

组织开展“美丽中国梦 常信好声音”教职工十佳歌手决赛,10名老师获得“十佳歌手”殊荣,12名选手获“优秀选手”称号。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院工会工作离学院党委的要求和全院教职工的期盼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关注教职工发展,开展符合教职工特点的活动还不够。

2.对关系到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关心还不够到位。

3.工会组织的优势有待进一步发挥,围绕学院发展大局的工作有待进一步创新。

第二部分:2014年工作思路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国工会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省教育科技工会2014年工作要点》和《2014年常州市教育工会工作意见》,以学院2014年党政工作要点为中心,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理念和“面对面、心贴心、服务教职工”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工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全面提升服务教职工的能力,增强群众观念,凝聚正能量,动员广大教职工在学院改革发展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院工会的工作目标: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工会十六大精神,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开创我院工会工作新局面;深入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活动,向广大教职工宣传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以立德树人为主线,以庆祝第30个教师节为契机,广泛开展师德建设活动。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教职工,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师德建设常抓不懈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中国工会十六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讲话精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我院广大教职工的精神追求,外化为教职工的自觉行动。进一步发挥工会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凝聚全院教职工的力量,调动全院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高职名校”的目标而努力工作。

二、不断完善高校民主制度,进一步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努力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全面推进和深化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力争所有分工会都能召开教代会,并逐步规范化、制度化,重点落实教代会评议监督权。坚持以教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深入开展《中国工会章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开展党建带工建、创先争优活动,使工会各项工作更好地融入我院中心工作。工会对教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千方百计帮助解决。在帮扶形式上不断创新,并形成长效机制。要最大限度的化解各种矛盾,引导教职工以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三、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抓好教职工健康工程建设,提高教职工幸福指数

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为基础,全面推动我校教职工的全民健身活动和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坚持举办贴近教职工生活的体育比赛,如乒乓球比赛、羽毛球比赛、教工运动会等大型体育赛事;继续推动教职工文体协会的建立和规范,开展教职工声乐协会、舞蹈协会及其他协会的训练工作;举办庆祝建国65周年教职工文艺汇演活动;举办第二届教职工子女庆“六一”才艺展演等文化艺术活动。充分发挥分工会的作用,全力支持分工会开展更多适合教职工的文体活动。关心教职工健康,2014年完成全体教职工体检的工作,做好为全体教职工统一购买住院附加医疗保险工作。

四、继续做好“献爱心、送温暖”工作,建立健全帮困救济机制,增强工会的凝聚力

定期开展倾听教职工心声交流活动,以“教职工满意是工会不懈的追求”为动力,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强化服务意识,使广大教职工更加认可工会的工作,更加信任工会组织。院工会将不断改进工作作风,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想教职工之所想,急教职工之所急,想方设法为教职工多办好事,多办实事。特别是在教职工家庭有重大变化或因病住院等困难时候,工会及时将组织上的关心和温暖送到教职工手里和心中,使教职工及家属充分感受到常信院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五、抓好工会组织建设,建立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工会干部队伍

认真组织工会干部进行政治理论的学习、辅导、交流,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工会兼职干部业务培训,提高工会干部的政治理论及业务素质。健全工会的组织制度、工作制度,及时总结新经验新做法,充分发挥工会组织服务教职工、推动学院发展、促进校园和谐的重要作用。广大工会干部要树立敢于吃苦、甘于奉献、勤于学习、廉洁自律、处事公平、为事公道的作风,强化公仆意识、全局意识、团结意识、民主意识。

各位代表、同志们,2014年,我们要在院党委和上级工会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学院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各级教代会、工代会的重要作用,切实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加强和谐校园建设,增强群众观念,强化作风建设,努力做好教职工的“娘家人”,真正把工会工作深入到每一个教职工的心里,踏踏实实为他们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不断开创我院工会工作的新局面!